市场综述:6月(2025年6月1日-2025年6月27日)海绵钛企业观望情绪渐浓,市场上下游持续博弈。本月海绵钛龙头企业再次宣涨,其他企业多持观望态度,未有跟涨企业,部分企业手中持有前期部分订单未完成交付,市场开工率处于高位,现货供应紧张。高端制造与基础应用领域的需求差异日益显著。航空航天、军工、新能源等高端领域需求政策支撑利好面较大,而传统民用领域则受制于宏观经济环境,市场需求不振,企业缩短采购周期,产业链价格传导机制失效,海绵钛市场成交僵持,上下游供需持续博弈。截至本月末,一级海绵钛市场主流报价为5.0-5.2万元/吨,实单价格参考指标及订购量一单一议。
供应方面:截至本月27日,海绵钛四周产量总计21470吨,涉及样本企业11家。经统计,东北地区有一家年产能两万吨的海绵钛企业进行停产检修,西南地区有一家企业实施减产检修。月初,多数企业保持稳定的开工节奏,前期以高价签订的订单仍在陆续发货,市场整体供应较为紧张。月中旬,大型厂家开工率保持平稳,小厂根据自身利润状况调整生产节奏,但短期内供应量仍维持偏紧态势。企业的高开工率不足以对海绵钛市场价格构成威胁,市场高价成交较少,企业价格依旧保持稳定,产能利用率约为7成。
需求方面:下游市场两极分化现象愈发严重。民品领域受传统行业淡季、终端需求疲软等多方因素的影响,新单增量较少,厂家为竞争市场,抢夺订单,陷入价格战,盈利空间不断被压缩,部分企业跌破成本盈亏线,企业面临较大的库存压力,市场呈现供强需弱局面。受军工、医疗、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的前期放量支撑,高端领域持稳,航空级材料现货紧张,企业报价坚挺。下游钛材企业仅维持刚性采购,企业囤货意愿较低,导致新单成交缓慢,市场整体活跃度不足。
库存方面:海绵钛工厂开工率维持在高位水平,企业前期在手订单尚未完成交付,且企业订单大多已签到下个月。工厂生产节奏紧凑,市场现货供应紧张,企业并无过剩库存。下游民品市场大多持谨慎观望态度,普遍采取保守策略,难以接受高价货源,采购周期缩短。供需双方僵持不下,导致有效成交持续萎缩,下游生产多使用前期储备原料,市场库存随之减少。。
成本方面:本月,镁锭市场呈现“先跌后涨再跌再涨”的运行格局。下游逢低入市采购,随着金属镁库存下滑后,厂家挺价心理增强,部分库存清零厂家开始挺涨价格,价格调涨后,下游多恢复观望状态,消耗前期采购库存为主。供应面,目前国内厂家成品库存处于低位,库存压力并不大的情况下,厂家让价出货意愿较小,甚至部分厂家需要排单生产。现府谷地区市场主流含税报价运行区间15800-16500元/吨。钛矿市场呈现胶着状态,供需矛盾不断加剧。下游企业采购积极性持续低迷,市场交易活跃度明显下降。攀矿市场(不含税出厂价)46%,10矿主流价格1680-1750元/吨。金红石市场延续低迷走势,交投氛围持续清淡。由于缺乏实际成交配合,买卖双方报价分歧日益明显,市场陷入深度拉锯状态。下游用户普遍收紧采购计划,仅维持最低生产需求的刚性补货。中间贸易商更是主动收缩业务规模,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停滞状态。目前金红石主流含税出厂报价为,TiO2-90%报价6000-6500元/吨,TiO2-95%报价7500-8000元/吨。
利润方面:本月,钛矿持续低迷运行,报价多次下调,镁锭市场价格震荡运行,本月月均价环比上月下降5.25%,整体综合来看,海绵钛企业生产成本进入下行通道,理论毛利润上涨,但受新单实际成交价格制约,毛利润上涨幅度相对有限。
后市预测:钛金属市场持续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分化特征。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差异,成为主导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。受益于国产大飞机用量的带动,以及CR929研发推进所带来的增量预期,高端领域的企业在手订单依旧较为充裕;而民用钛品市场则陷入低迷状态。化工钛板作为钛应用的重要领域,正面临需求疲软的困境,受产业链传导影响,市场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,下游工厂采购十分谨慎,上下游需求提前释放,现阶段市场新订单压力较大,观望氛围浓厚。
综合来看,海绵钛市场受前期订单支撑,短期内或将继续坚挺运行。预计一级海绵钛市场价格在5.0-5.2万元/吨之间,实际成交有商谈空间,商谈价格波动区间在0.1-0.2万元/吨左右。






